学科建设
滨州文学大学生研究会成功举办第4场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

2021-11-22

浏览次数:

171

2021年11月20日19:00—21:00,滨州文学大学生研究会在信息楼西楼503教室成功举办第四场学术沙龙。本场沙龙由郑林同学(20历史本1)主持,沙龙主题为“王新生:戏剧·女性·人性”。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李彦红副院长、耿宝强教授以及滨州文学大学生研究会的全体会员。

 

沙龙开始,主持人郑林同学(20历史本1)介绍了参加本次沙龙老师以及各个研学组所选派的各位同学第一研学组选派的杜欣冉同学(21中文本2)通过对王新生笔下身处不同时代背景的女性进行解读,来挖掘她们身上善良、勇敢、坚韧,敢于冲破时代赋予她们的枷锁等特征论述了王新生笔下人物在自我与社会的矛盾抉择中所表现出的人性复杂。梁宇豪同学(19中文本2)仁儿暗中助力母亲与和尚私通,但在母亲死后,杀掉和尚这一矛盾行为进行了探讨。王欣乐同学(20中文本2)则从仁儿矛盾的心理进行分析,解读其杀掉和尚这一行为是对纵容母亲愧对父亲的自责,是对封建旧道德的违背,是一种由本我到超我的转变第二研学组选派的宋婕同学(21中文本1)分析了王新生先生的《诗娘》,通过分析游百川夫人周氏和诗娘两位女子形象,探讨了封建制度下女子的悲惨命运,肯定了诗娘“自梳”是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第三研学组选派的张高远同学(21中文本1)《诗娘》与《沂蒙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引发了大家对于人性与女性的思考。

李彦红副院长则从本我与超我的三个层面展开对《红雪》的分析,首先向大家解释《红雪》的大致梗概以及本我与超我的含义,然后通过不同时期的三对人物——寡妇和石老大、母亲与和尚、女孩和天仁的深入分析探讨了人物自身的本我与超我,讨论了封建旧道德外国思想社会舆论给予本我的压制,让同学们对《红雪》有了更深的感悟。

 

最后,耿宝强教授对整场沙龙进行了点评,他提到了自己对本我、自我超我的认识,并通过对“君子”“小人”的解读强调了人性的复杂性。此外,耿老师还对参加沙龙的同学提出了希望,希望大家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多读书,提高人文素养。本场学术沙龙圆满落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