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学研学会成功举办第45场学术沙龙
2021年5月27日(周四)晚7:00,在信息东楼514教室,文化生态学研学会成功举办了第45场学术沙龙。此次沙龙的主题是为:韩国生态文化研究。此次沙龙参与人员有陈玉涛副院长、邢长远副教授、陈冉博士以及文化生态研学会全体同学。沙龙开始,邢长远老师针对本次沙龙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邢长远老师指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韩国文化很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首先研学会第一研学小组选派的王欣乐同学(20中文本2)发言,王欣乐主要探讨了两个内容:一是韩国釜山甘川洞村在政府主导下,通过文化艺术创新激活地区经济,从落后的“贫民窟”一跃成为举世闻名的韩国“圣托里尼”,真正实现传统村落的振兴。二是韩国的山水时调的情况。接着研学会第二研学小组选派的李佳依(20语教专4)发言,其主要阐明文化生态具有民族性和包容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的特点,其认为生态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生存,也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兴则文化兴,生态衰则文化衰。最后研学会第三研学小组选派的孙世宇(20历史本1)发言,其主要探讨了韩国文化特征形成的历史原因,并提出应为以韩国文化输出为借鉴,更好地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学
文化生态学研学会成功举办第44场学术沙龙
2021年5月13日(周四)晚7:00,在信息楼东楼514教室,文化生态学研学会举办了第44场学术沙龙。此次沙龙主题为:生态视野下的网络小说创作研究。此次沙龙参与人员有耿宝强副教授、邢长远副教授、孙永副教授、韩建奇老师以及文化生态学研学会的全体同学。沙龙开始,孙永老师针对本次沙龙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并分享了他个人对于网络小说的认识。邢长远老师提到当前时代网络小说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及网络小说与其他媒体的融合情况,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次沙龙主题的研究,对网络小说生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首先研学会第一研学组选派的吴玉珠同学(20语教专3)发言。吴玉珠同学从网络文学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不同主题代表不同人生,网络文学发展既是挑战亦是机遇三个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随后,同学们对网络作家的创作谈了自己的见解。接着研学会第二研学组选派的刘金(20语教专1)发言。刘金同学首先说明了网络小说是当代文学的新形式,分析了网络小说的创作分类与内容,并举了不同网络小说的例子对生态视野下的网络小说创作进行了研究。随后,刘瑞珍同学对其发言中涉及的“作家中心论”提出质疑,现场师生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最后研学会第三研学组选派
滨州文学研究中心成功举办“王新生戏剧创作访谈会”
2021年6月1日下午16:00,在人文学院3教301会议室,滨州文学研究中心举办了“王新生戏剧创作访谈会”。山东省舞台艺术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滨州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省德艺双馨艺术家、一级编剧、著名剧作家王新生先生,滨州市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滨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一级编剧臧宝荣女士,研究中心主任邢长远副教授,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永副教授、李彦红博士,研究中心学术骨干李伟萍博士、刘玉华副教授、韩建奇老师以及王新生先生戏剧创作大学生研究团队的同学参加了访谈会。访谈会由邢长远老师主持。邢老师表示王新生先生创作剧本数十部,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中国戏剧奖、曹禺戏剧奖、群星奖、田汉戏剧奖、中国京剧节一等奖、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优秀编剧奖、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中国戏剧文化奖、中国戏剧奖·小戏优秀编剧奖、中国小戏艺术节编剧金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广东省精品工程奖、泰山文艺奖优秀编剧奖、山东省艺术节编剧一等奖等,是滨州戏剧界的领军人物,在山东省乃至全国都是有影响力的剧作家,十分感谢王新生先生能够接受研究中心的邀请参加此次访谈会。邢长远老师向王新生先生、臧宝荣
文化生态学研学会成功举办第43场学术沙龙
2020年12月10日晚,文化生态学研学会在信息楼东楼514教室举办了第43场学术沙龙。此次沙龙主题为:电影《幽灵公主》的生态解读。此次沙龙的参与人员为文化生态研学会全体学生。研学会第一研学组选派的肖天同学(20中文本2)从生存渴望的平等性、生存许诺、人与自然调和三个方面畅谈了自己的感受。研学会第二研学组选派的李晓棣同学(20中文本2)从影片反映的生态问题、存在的寓意及对现实的反思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研学会第三研学组选派的刘宗芹同学(20历史本1)从诸多矛盾成一体、自然法则不可破、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存三个方面论述了人类与自然如何共生共存的大命题。参加学术沙龙的同学针对上述三位同学的发言,积极互动交流,现场氛围十分活跃,在交流中同学们对电影主题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最后,郭业敬、徐迪两位同学围绕本场学术沙龙进行了点评,从生态角度对电影《幽灵公主》进行了更深入的解读,让同学们对人和自然关系命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文化生态学研学会举办第42场学术沙龙
2020年11月27日晚,文学生态学研学会在信息楼东楼514教室举办了第42场学术沙龙。本次沙龙主题为:生态美学与道家人生智慧,由王光利副教授主讲,邢长远副教授主持,研究生处闫永利处长、李盛涛副教授等参加了沙龙。王光利副教授主要围绕道家的生态美学智慧的最高原则:“道法自然”、道家的生态平等和谐思想:“万物齐一”等六个方面深入阐述了生态美学与道家人生智慧。19中文本1的张庭信同学、20中文本1董鑫政同学、20语教专1的毕玉君同学作为研学小组的代表也做了主题发言。最后,闫永利处长、李盛涛副教授对王光利副教授和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并现场回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和问题。
文化生态学研学会举办第41场学术沙龙
2020年11月5日(周四)晚,文化生态学研学会在信息楼东楼514教室举办了第41场学术沙龙。此次沙龙主题为:生态语言学视角下古汉语词语对现代汉语词语的影响。此次参与人员有王立东副教授,耿宝强副教授和孙永副教授以及文化生态研学会全体学生。沙龙开始,各个老师谈论了沙龙的主要意义,以及希望同学们能更好的在这其中收获很多。首先研学会第一研学组选派的许凯鑫同学(20中文本1)发言。许凯鑫同学从地理隔离,社会历史因素探究了方言产生的原因,以及更好的从方言角度论证了古汉语词语对现代词语的影响。随后,多名同学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最后老师总结观点,让同学们学到了很多。接着研学会第二研学组选派的孙文浩同学(20历史本1)发言。该名同学一方面从古汉语词汇与现代汉语在词义上的联系,另一方面从古代汉语词汇对现代汉语词音的影响两个角度去看待古汉语词汇对现代汉语词语的影响。随后,研学会各研学组对孙文浩同学言进行互动交流。最后研学会第三研学组选派的樊慧萍同学(20中文本1)发言。该名同学从生态视角下的汉语,语言的本质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古代汉语对现代汉语的交融和对汉语词语的展望等角度写了生态视角下的古汉语词语对现
文化生态学研学会举办2020届会员见面会
文化生态学研学会(以下简称研学会)于2020年10月17日在4教106室成功举办2020届会员见面会,会议由刘津彤同学主持。参加见面会的有:闫永利、邢长远、孙永、李岩、李盛涛、王光利、武建雄等老师。见面会上颁发了2019—2020学年“优秀会员”荣誉证书和2020届研学会副部长以上同学的聘书。闫永利老师、王光利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做了发言,两位老师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鼓励大学生要做到能力与勇气并存,不断进行实践,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培养自身的批判性眼光。郭业敬、邓子芳同学分别代表2020届研学会、2020届研学会新生发言。最后,梁雨豪同学介绍了大学生省级课题的申报经验,进行了2021年度大学生省级课题的申报动员。本次见面会加强了2020届会员之间、会员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为新学年生态文化研究和普及打下了良好基础。
文化生态学研学会成功举行2020年换届选举大会
9 月7日晚上21点30分,文化生态学研学会在信息楼东514教室成功举行了2020年换届选举大会。本次选举依据《滨州学院文化生态学研学会管理章程》,采用差额选举方式,选举产生了第八届会长、执行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其中,18中文本1的郭业敬当选为会长、徐迪当选为执行会长、牟胜慧当选为秘书长,19中文本2的刘津彤当选为副秘书长。
文化生态学研学会3项课题获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学术课题优秀课题
近日,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布了2017年度、2018年度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学术课题优秀课题名单。文化生态学研学会李晗同学主持结项的课题《生态批评视野中的宫崎骏动画作品研究》获2017年度优秀课题,王梦同学主持结项的课题《生态视角下企业微博营销现状及策略研究》、杨文凤同学主持结项的课题《从生态文明视角推动地名标准化和地名文化建设——以滨州市为例》获2018年度优秀课题。